135-1060-0256
创业大街 24 小时
发布时间:2016/9/9 14:11:00来源:本站原创字体:
 
 
电锯和打桩机的声音让我醒过来。我打了个寒颤:空调一直未停,但空气是凝滞的。我发现自己正抱着一个沙发上的坐垫,一条腿耷拉在沙发边缘。
 
我看了看手机,六点零五分。窗外的天空已逐渐亮起。
 
环境不太舒适,但我无法抱怨:毕竟只花了30块钱,我就在这儿过了一晚。除了麦当劳和便利店,北京这样的地方已经绝迹。
 
四周的人都蜷缩在沙发里,双手抱在胸前,眼神疲惫或惺忪。他们的衣服发皱、发黄,看上去跟一般流浪汉差不多。 但当他们说出“我是创业者”这句话的时候,眼神中的骄傲会稍纵即逝。
 
如果你表现得更有求知欲一些,他们的眼神中会再度充满了光:“你也是创业者吗?做的什么项目?”
 
我过夜的这个地方叫“车库咖啡”,它所在的这条街,叫“中关村创业大街”。
 
这条街的名称几经更迭,100年前,它曾经叫“老虎洞胡同”,是当时的直隶海淀镇最繁华的商业买卖街,人称“小大栅栏”。20年前,它变成“北京海淀图书城商业步行街”,毗邻清华和北大两座顶级学府,遍布书店、古籍阁、餐厅和小商品店。2年前,它被正式命名为 “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从一条普通的商业街逐渐走到喧嚣的顶点,再因为突发的“资本寒潮”被打入低谷。
 
但创业大街就是创业大街:在这两百米的路上,虎穴般的凶险,传奇般的智慧,还有那个带有诱惑和苦涩的词汇“创业”,它们像幽灵一样,相伴相生,时隐时现,左右徘徊。
 
 
晨六点半,车库咖啡开始新的一天。
 
早班的服务员来到这里,把整个咖啡馆的灯打开。灯光一下充满整个房间,一些过夜的人从沙发中起来,他们或被灯光惊醒,或被磨制咖啡的声音吵醒。但是到了7点左右,大部分过夜的人已经回到了正常的模样。他们毕竟不是流浪汉,大多数人过夜后会自觉的把沙发靠垫收拾整齐。
 
第一批顾客已到 —— 他们大多数是熟客,已经彻底融入了这里。有些人的水杯放在咖啡馆的两个类似于书柜的储物柜里。早上他们赶过来,取出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们一天会在这里待上10-14个小时。这些熟客,通常连饮料也是自带的。
 
 
对“熟客”在这里所占的比例,不同人给我的数字不同,但都在30% 到50 % 的区间内。一开始,很多人会象征性的点一杯饮料。但是时间长了,人们发现了门道,于是点不点都无所谓了。
 
“这里坐50个人,不一定有20个人会消费。”店长是一个30多岁的大姐,来自河北邯郸,在这工作了8个月。不过,由于车库咖啡总是熙熙攘攘,人数总量大,无论如何也有人来消费,在营业额上填补了很多人零消费的亏空。
 
“车库咖啡”在2011年由当时的蓝讯科技投资总监苏菂创立,是这条街上开门最早的一间咖啡店,也是这条街上第一个创业符号。那时候“创业大街”还叫“海淀图书城步行街”。苏菂在一篇文章里说“美国的车库多且价格低廉,这让苹果、惠普、Google等企业在初创时能以极低的成本创业;观中国,缺少一些适合早期创业的场所。我的‘车库’,是不是能够孕育出中国的微软、谷歌?”
 
迄今为止,车库咖啡并没有孕育出微软和谷歌,却无意间孕育了“创业大街”最初的概念,以及一家又一家的创业咖啡馆、孵化器、训练营和创投科技媒体,在这里扎堆起来。2013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热,创业浪潮在这个国家全面升温,而“海淀图书城”原有的图书生意日渐颓唐。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这条街的产权方——北京海淀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启动了这条街的“业态调整”,最终决定请走书店和古籍阁,迎来创业者、孵化器、咖啡馆和训练营。“海淀图书城步行街”在2014年夏天,彻底变为“创业大街”。
 
 
08:00 从街头到3W咖啡 抬头就可以受到激励
 
外面的天空逐渐亮起来, 创业大街迎来了它的上午。
 
八点整,另一家咖啡店,也是这条街上“最著名”的咖啡馆 —— “3W 咖啡”的服务员打开锁上的大门。数步之遥,另一家著名的“西少爷”肉夹馍店也准备开张,这家店据说因为引入了两年前最时髦的“互联网思维”当秘方经营肉夹馍,在创业者中异常火爆。
 
八点半左右,其它咖啡馆和孵化器临街的门也陆续打开了。除了一些楼里的投资机构(它们有时十点开始上班),不到九点,一切都运转起来;这也是人潮真正向“创业大街”涌来的时刻。大多数人从创业大街的南侧涌进来,他们手上提着公文包、纸袋和刚买的早餐,行色匆匆。
 
我观察着这条街:从长度和规模上看,它称为“大街”未免有些言过其实。它的长度只有200米不到,从南端“北京海淀图书城步行街”的旧牌楼(上面的字由已经退休10多年的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题写),小步快跑到另一端“中关村创业大街”的新牌楼(在本届政府“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新政下树立),不过一分多钟。
 
但它真的是一条“步行街”,不仅是因为它只能通过行人,还因为它有一种微妙的“步行街”风格——这种设计风格曾在1990年代中国的城市规划设计中颇为流行。在这条街的另外一面(即临街建筑物的外侧),你会看到平凡无奇的深灰色墙壁和毫无个性的方正窗户。但在内侧,也就是这条小街上——尤其是“昊海楼”以南的半段,它被重新装扮,加上了木质长椅,在建筑物的二层和三层的阳台延伸出一条走廊,通过一条长长的阶梯,与道路连接。走廊被放上花和绿色植物,还有红色的遮阳顶棚。你可以看到最高点的钟楼,还有模仿哥特式风格的镂空式小花窗(仅仅三百米之隔的海淀教堂也没有这样的花窗)——它现在是“中国投资人中心”。
 
各家公司的彩色LOGO被放大成正方形标牌,拼贴或外挂在建筑物的墙面上。默默清扫的红色清洁工每隔三十分钟清扫一次,保持整条街道的整洁。所有的一切在这里混合出一种奇妙的人工式文艺复兴的气质。
 
 
3W咖啡在这条街的另外一端(亦即这条街的南端)。与车库咖啡不同,它要安静得多,部分原因是它们完全不同的布局:车库咖啡像一间教室,大部分的咖啡桌都聚集在一起,甚至几乎是朝向同一个方向,桌与桌的距离极近,任何人在车库咖啡坐着,都不可避免地会听见甚至参与其他人的谈话:一个陌生的家伙本来只是路过你的身边,不经意扫了一眼你电脑上的项目商业计划书,然后一屁股坐下跟你来侃侃而谈,这在车库咖啡是寻常的事。
 
3W咖啡则完全不同。首先它分为两层,一层的椅子并不是横排齐整,而是靠着墙壁延伸,形成了一种规矩而方正的线条。桌子与桌子之间距比车库咖啡大得多。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最多只能跟两边的人对话,而且必须把身子向外倾斜出很远。这里放着大声的欧美流行音乐(大都是3-5年内Billboard排名前10的曲目),不适合公开高谈阔论,却为私下的交流提供了掩盖。
 
有些人不太喜欢这样。在车库咖啡,我遇到的创业者老刘跟我说:他不去3W咖啡,因为那儿“没有交流,人与人之间太远”。而在3W咖啡,一位有点羞涩的女性创业者告诉我,他们也不喜欢车库咖啡,因为“那儿太乱,鱼龙混杂。”而且那里的“咖啡不好喝,太业余。”
 
 
3W咖啡也有自己的文化。它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为口号,力图打造互联网创投熟人与名人的交际圈。3W咖啡早期最知名的噱头是它的173名股东,其中有徐小平、沈南鹏这样的知名投资人,也有一干明星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和高管。3W咖啡的联合创始人马德龙曾对媒体说:“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正在喝咖啡的顾客,就可能是业界大佬。”
 
 
我环视四周,并不知道在座的人有哪些是互联网大佬,但毫无疑问,他们都比我昨晚过夜的车库咖啡里那些蜷缩在沙发上的“创业者”们体面。无论现在创业环境如何,“资本寒冬”有多冷,3W仍然完整地保存了这条街刚建立起来时那种令人激动的状态:一进大门,就能看到一堵文字墙,上面写满了“独角兽”公司的名号;再往里,墙上并排挂着互联网与风险投资大佬们的画像,如同陈列馆,更宛若纪念堂。二层的楼梯旁边还有一个密布着明星创业者头像的矩阵。画像的人只有两种表情:一是充满自信的微笑;一是沉思的面容,延伸出两道深邃的光。
 
 
有关深圳网站维护,深圳网站托管,深圳网站建设,深圳网站推广知识点击首页了解更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