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中旬,27 岁的 Travis Kalanick 接到从比尔·盖茨办公室打过来的电话,表示要收购他的公司 RedWoosh。这是一家 P2P 文件 (Peer-to-peer, 点对点) 传输和共享公司, 成立于 2001 年。
微软打算将 RedWoosh 整合到 Windows 操作系统中,这样每一个微软用户都能使用这项服务。一切谈得快且顺利,微软那边负责这笔交易的人对 Kalanick 说,「我们想明天飞到洛杉矶,当面把合同拿给你看。」
「太好了。但是能不能先跟我说下具体数额?这样我心里有个数,免得你们白跑一趟。」Kalanick 回答。当时 RedWoosh 快要破产,他非常需要这笔收购,更何况来自微软。即便如此,他也不忘表现得很强硬。
微软那边说,「我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我们只是想面对面提出来而已。」
「好吧,但你们还是可能会白跑一趟。」Kalanick 再次强调。
这次会面果然很短,10 分钟。微软用 1 分钟亮出自己的收购协议——120 万美金,Kalanick 看到这个数字后气疯了,这 120 万美金中有 90 万要用来还债,最后剩给他的只有 30 万。余下的 9 分钟在 Kalanick 对微软这群人的怒吼中结束。
「很痛苦」,事后 Kalanick 回忆,「我玩完了,我跟我父母住在一起,我已经很久没有约会了」,他半开玩笑地说。更糟的是,他相信了他们,他以为自己会把公司卖个好价钱,然后一切会好起来。
「就差那么点儿,但是他们把一切都我这里拿走。太艰难了。」他在 FailCon 的演讲中说,FailCon 是一个创业者分享失败经历的会议。
创业者 争议 全世界
(Travis Kalanick 在 2011 年的 FailCon 上讲了自己过去十年的创业过程,他说「这绝对是值得学习的失败经历」。图/Youtube)
这个 Travis Kalanick 与我们今天看到的很不同。作为 Uber CEO , 他现在科技行业炙手可热。Uber 是历史上最值钱的私人持股公司,在上一轮融资中估值 620 亿美元。它已经进入全球 67 个国家和地区。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家跨国企业,Uber 迅速成立本土公司,并在 9 个月里从 1% 的市场份额增长到 35%。
快速扩张的 Uber 有更野心勃勃的计划,它要从「每个人的私人司机」转变成拼车服务,最终用无人驾驶代替人类司机。最后,它希望能影响一个城市的运作。在这个维度上,已经开始有人将 Kalanick 与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拉里·佩奇、马克·扎克伯格相提并论。
与这些人在很年轻时就创立了今天事业不同的是,Kalanick 已经快 40 岁了。Uber 成立于 5 年前,在此之前的漫长时间里,Kalanick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他自嘲世界上没有比他更倒霉的创业者了。考虑到 Uber 所面临的种种棘手问题,没有一个像他这样久经历练的创业者或许也不会有我们今天看到的 Uber。
大学辍学创业,已经善于制造争议
Kalanick 成长于洛杉矶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母亲是销售,父亲是工程师。Kalanick 对父母都有继承,他很小就给一家刀具公司做上门推销员,6 年级时开始学习编程,18 岁卖出自己的第一个产品,一个 SAT 备考程序,他对别人说第一个使用这个程序的人考试涨了 400 分。Kalanick 自己考了 1580 分,他在数学上表现最好,自己说能在 8 分钟内做完数学部分。
高中毕业后他留在家乡,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学习计算机科学。在那里他认识了 Michael Todd 和 Vince Busam,很快开始做一个叫 Scour 的项目,它能帮助用户分享文件。Scour 是互联网上第一个有名的 P2P 搜索引擎,用户能在上面搜索文件、视频、电影、图片,并可随意下载。如果你没听说过 Scour,一定听说过 Napster,大名鼎鼎的肖恩·帕克(Sean Parker)正是 Napster 的联合创始人之一。Napster 成立晚于 Scour,它的另一位创始人 Shawn Fanning 曾经在 Scour 工作。
创业者 争议 全世界
(最右便是肖恩·帕克,如果你看过《社交网络》这部关于 Facebook 的影片便会记得他。事实上,当时是 Kalanick 和肖恩·帕克 一起见的马克·扎克伯格,见完肖恩·帕克印象不深,Kalanick 倒认为扎克伯格是他见过的世界上最聪明的20岁年轻人。图/Google)
那是 1998 年,在洛杉矶而不是湾区,互联网创业环境跟今天有天壤之别。Kalanick 说,那时候什么都要靠疯狂的 hustle(这个词经常被和街头放在一起,street hustle,指在街边贩卖毒品或干其它违法事情,在这里有「为了生存不惜一切」之意。)。
「今天的创业者比我们那时聪明多了。现在有博客,有 Twitter,他们知道 VC 是干嘛的。我们那时候有的就是《洛杉矶时报》」,他在 2011 年的一次演讲中说。
最终,Scour 的天使投资来自其中一位创始人的家人和朋友,Kalanick 加入时拿到创始人股份,但第一年没有工资拿。即便如此他也在毕业之前的几个月辍学,一边领失业救济金一边全职做 Scour。
创业者 争议 全世界
(中间便是 20 岁刚出头的 Travis Kalanick,大学还差几个月就能毕业,他还是退学创业去了。图/Business Insider)
在整个团队里他是最不书呆子的一个,负责销售和市场,那时他就已经善于制造争议性事件了。
Scour 有一个产品叫 Scour Exchange,Kalanick 把它简写为 SX(谐音 Sex,性)。他在大学宿舍门把上挂一瓶润滑剂,同时挂一个贴纸,上面写:不要进来,里面正在 SX。当时与他一起工作的同事回忆,这次市场活动确实引来很多关注,却也激起大学生的愤怒。
第一次创业先被投资人坑,又被大公司告
Scour 的用户越来越多,开始吸引更多注意力,其中就包括 Michael Ovitz,此人是一名艺人经纪,创立了 CAA(Creative Artists Agency,创新艺人经纪公司),曾经还担任过 Disney 主席,他认为 Scour 在娱乐产业很有潜力。这位老练的商人与 Scour 签订投资协议,其中包括不可接触条款,Scour 不能再与其它投资者接触。但是投资迟迟不能到账,眼看着 Scour 就要把账上的钱花光。
Kalanick 意识到 Michael Ovitz 的用心,他故意让这家创业公司进入困境,便能趁机得到更多股份。Kalanick 和团队开始寻找其它投资人,刚接触第三天后 Ovitz 就把 Scour 告上法庭,第二天这事登上《华尔街日报》,这时候 Kalanick 意识到,不会再有人敢投 Scour 了。
投资风波过后,很快 Scour 又被告了,这次是全球最大的 33 家传媒公司,Scour 和 Napster 一起被控告在未付费的情况下分享内容。当时他和团队做了一个决定——申请破产——来避免这起 2500 亿美金的起诉。Kalanick 称此为「战略动作」。那段时间很痛苦,他每天都要打很多电话跟客户解释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但不可避免地,选择 Scour 的人越来越少。
「时间一个月一个月地过去,战略动作拖得越长,我发现自己早上越来越没有动力起床」,他回忆。等到 Scour 真正没生意的时候,Kalanick 每天睡 14 个小时,不愿醒来面对现实。
后来他将这段经历形容为「即使你知道自己做不到,也要假装可以,直到你最后真的能做到」(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其实就是不接受现实,如果这个过程持续太久,如果你一直处于这种失败状态,它会摧毁你的。」Kalanick 在一次演讲中说,他将此作为对年轻创业者的忠告。「要 hustle,不能怕,如果你开始害怕就不行了」,他说。
这段经历至今让他难以忘怀,他在接受《快公司》采访时说,后来看电影的时候看到这些公司的标示出现在片头,他忍不住觉得身体不舒服。「生意到底做不做得成,在这里你学的很快,你同样学的很快的事你是否会被踩在脚底下。你会学很多。」他说。
创业者 争议 全世界
(强硬是他在这次创业中学到的东西,Kalanick 将此运用到 Uber 身上。就拿竞争对手来说,他一点也不客气,他说:如果你睡着了,小心我过来揍你。图/Instagram)
为了复仇第二次创业,却险些坐牢
Scour 结束没多久 Kalanick 就开始谋划第二次创业,还是 P2P 文件传输,不同的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