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红利的背后,也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一心“取悦”用户还远远不够,更要自觉执行中央有关政策法规,不能有侥幸心理,任凭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泛滥,不能借技术深奥之名糊弄网民和群众。
今日头条上许多的所谓自媒体账号一直充斥着低俗、无下限甚至谣言信息。更有甚者,所谓的算法推送和定制发布,误导一些个地方政府和部门,算糊涂账,花冤枉钱,已经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和不满。
目前人民网评算法推荐系列已经出到第三季了,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继续更新,也不知道张一鸣会不会效仿马化腾,去人民网做个客,化干戈为玉帛。
本质上来说,人民网的批评,包括之前的批评,是站在社会的角度去看问题,和互联网人极客式的思维,肯定会产生抵牾。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今日头条覆盖的人群以及他本身的影响力,已经超出N家媒体的总和了。
F9UO-fxxhmcp4011473
根据QuestMobile的统计显示,截止今年上半年,今日头条的月度人均使用时间接近 1000 分钟,仅次于微信。今日头条的日开机启动次数以及七日留存次数,都是整个互联网行业中最好的。
但本质上是,头条还是一个服务社会的互联网产品,既然服务社会,并且是内容生产领域,那么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正如一位朋友在朋友圈里说的那样:“你必须要做的比用户和法律要求的更多,因为你创建了一个新世界,并从中获益,你必须帮助整个社会学会如何治理它,如果你不主动做,社会就会接管过去。”
这就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如何平衡科技和新闻道德。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难解的问题,因为头条上最受欢迎的内容,本质上就是过去80、 90 年代地摊上流行文学的翻版,从史料解密到八卦养生什么的,无所不包,像《故事会》和《知音》这类的杂志,一直霸占中国出版物发行量第一的位置,几十年如一日,到现在依然如此。
虽然今日头条推出了礼遇计划,又大力扶持头条号,企图以高质量的内容,去提升整体的内容质量,这种做法是可行的,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有这么几个比较突出的原因。
头条的用户分布,很多都是二三四线城市用户居多,而这些用户无论是教育背景,使用习惯,还是对内容的需求,都不能和生活在北上广一线城市的白领们相提并论,当然,这并不是馒头和西餐谁高级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你不能要求一个只念过高中的网管或者保安去欣赏莎士比亚和王尔德的作品,他更多的会对网上的娱乐八卦,千奇百怪的社会新闻,以及快手上二驴高迪的快意恩仇感兴趣,这是两个平行的世界。
其次,头条的算法是杜绝了人工干预的,也就是说不能像以前门户一样编辑选择头条、二条焦点图,而且头条的的本质,是追求更多的阅读量、播放量和使用时间,这是这个产品的基因和底色,改不掉的,内容只是喂养用户的营养液。
我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成吉思汗当年统治了中国,把很多土地变成了草原,因为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草原是有价值的,耕地是没有价值的。
如果人工智能统治了地球,那么人类的命运可能就是被头上插根电缆,接入营养液,然后工作到死。为了减少痛苦,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分配一辈子的三级片或者战争,让他以为是真的,从而快快乐乐的度过一生。
2291ff16d0d8608a6a764e658c2559be
对于头条来说,追求极致的流量价值和新闻道德是冲突以及矛盾的,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头条一直把前者作为主要的驱动力,因而也获得了超高倍的增长和资本回报。
但我们也要注意到一点,舆论是有引导价值的,不加约束和引导的人性,本身就会对低俗黄色八卦丑闻的内容产生好奇和冲动,互联网上1/. 3 的流量都来自色情网站就是实例——所以才有了道德,有了法律,有了文化和社会这些上层建筑,但依然很难完全杜绝恶。
6cd032894f8090e_size26_w640_h369
事实上,大部分内容分发平台,都绕不过这个水化内容这个坎儿,因为悖论在于,一方面需要尽可能的揣摩读者的喜好,一方面又要照顾平衡流量、公正、客观,所以导致绝大部分依靠算法的内容分发平台,都走上唯阅读量论的歪路上,而那一些钻空子的人,通过做号、刷量的方式,去赚取超额的收入,更是助长了这样的歪风邪气。
但现在很多平台会有一些做法来改变这种现状,比如人工推荐+算法结合的模式,比如用首页资源去推一下大V(类似UC名家、腾讯大家)的文章,或者和一些行业专家进行一些跨界合作之类的。
返回